来源:郝佳 正保网格教务部2009-11-06522
山水之于中国,犹如血脉与骨骼般不可分隔。俞伯牙的“巍巍乎志在高山,汤汤乎志在流水”更是寓载着多少中国人对于山水的情感。有幸的是,在这个金秋十月,我不仅品味了山水的灵动,而且感受了革命老区的深刻文化内涵。
下午1点,准时发车。当年,毛主席带着那一抹黎明的红色从西柏坡走到北京,如今,我们追溯着历史的足迹,从北京进发,去到那留下深刻红色烙印的革命圣地西柏坡。
车子在高速路上行驶,我因吃了晕车药,脑子昏昏沉沉的,半眯着眼,看车外疾驰而过的树木,突然有种韶华易逝的触动。索性闭了眼,再睁眼已过了平山县,而西柏坡给我的第一印象却是那路两旁的白杨,突然想起小学语文课中的那篇《白杨礼赞》,“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,笔直的干笔直的枝”以前对于这句话一直没有概念,直至今日,终于将形象印入心底。西柏坡,我对你的第一印象竟是如此崇敬。
安排了住处、吃过晚饭,终于体会到舟车劳顿之苦,但是心里却是激动的。我长久的盘桓在山脚下,夜色中的山峦增添了一丝神秘,但我却更加期待着第二天的行程,我分明闻到了山水的气息。
第二天一大早,我们便跟随导游来到了天桂山。如果说一平一仄是中国汉语中两个普通的音节,那么西柏坡的山与水便也是那仄仄平平的调子,不同的是,音节组成了博大精深的汉字,而山水则组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与精髓。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爬,一步一个台阶,走到半山处我便气喘嘘嘘迈不开脚步了,无奈之下,只得与另一位老师相互搀扶,走走停停,却始终没有断了向上爬的念头。终于见到了道观,却见这样一副对联“出三宫别六院修成玉体;入武当归正道炼就金身”在供奉真武铜像的真武殿的廊柱上,心中不由唏嘘不已,当年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,而心腹太监林重萆所选的这天桂山却也不得不由行宫变为道观,日夜香火供奉,中国的历史就是这样的有趣。只是不晓得这“山高而秀,地僻而幽,有灵气缭绕,鸾翔凤舞之状”的天桂山,又造就了几人羽化登仙?
相对于山,我更偏爱水,总觉得有水便有了灵性。下午游览的沕沕水让我觉得不枉此行。沕沕水,初听这个名字,觉得犹如孩子般活泼。在未见其真颜之前便在脑中描摹了千万遍。迫不及待地由正门进入,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潭清水,蓝绿相间,却清得彻底,与山石交相辉映,我只觉得自己被震撼了。与自己所想不同,它是那样的瑰丽,似中国的写意画带了色彩,宋词里说,山是眉,水是眼。我更加深信不疑。
碧云天,黄叶地,秋色连波,波上寒烟翠。
疏影横斜水清浅
痴痴地停留在原地许久,导游却说,前面的风景比这里更美。我带着怀疑与期待,慢慢地挪动了步子。
往前走了一段路,看到了类似于小小的峡谷一样的风景,溪水汩汩地往下流,带着似情书一般的红叶,冲刷着早已光滑的河底,不知是谁,在这活泼的溪流中摆出一块一块的踏脚石,置身其中,我突然想到了李清照,想到了她的那句“花自飘零水自流,一种相思两处闲愁”,此时虽少了些许的愁味,但那种落花随流水的情境却是真切极了。
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
再往上走,便到了闻名遐迩的沕沕水瀑布,那巨大的落差、呼呼的水声,风一吹过飘飘而来的水汽,让我觉得沕沕水这个名字起得恰到好处。中国汉字中,运用形声造字法造的字也不占少数,但沕沕虽是生造字,我却觉得说不尽的奇妙。一匹瀑布、一汪深潭,足以令我心驰神往。少了霓虹闪烁,多了清雅恬淡,盖一间茅草屋,日升而作日落而息,也是那么畅快的一件事。
再往上游走去,便是那一泉一泉的清水,幻想着夏日里往岸边一坐,拍着水面激起水花,真是别有一番情趣。霎时,觉得《诗经》中古代的女子便是这样袅娜行走,于山水间生活的。下山时同事从一位老婆婆那里买了几个苹果,在山泉水中洗了洗,分我一个,一口咬下去,说不尽的甘甜。
天水碧,染就一江秋色。
山明水净夜来霜,数树深红出浅黄。
树树皆秋色,山山唯落晖。
清泉石上流
古人云,上善若水,无际惟山。山无言而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也。水无形,其至柔而克刚,其性至灵至坚也。而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。于我,前者可堪,后者莫及。但是今日,在这山水间,心思怕也是收不回来了。
第三天,我们去了西柏坡革命根据地,见到了那整整齐齐的院落,恍惚之间,似乎看到老一辈的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着,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于千里外。那别致的小院,承载了这一段独特的历史。不知以前在这里奋斗过的人,有没有想到,60年之后,会有一批批来自各地的中国人,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这里的一草一木。
旅途结束了,但在行驶的车上,我的心却怎么也放不下那一方山水。再见了,西柏坡!